DB 330481_T 021-2003浙江海宁《非洲菊》标准

ID

D30E99287F8C43B3B2A43855CC447696

文件大小(MB)

0.06

页数:

8

文件格式:

doc

日期:

2006-10-7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 330481/T 021-2003,浙江海宁《非洲菊》标准,前 言,为确保非洲菊的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DB 330481/T 021-2003《非洲菊》标准。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种苗,--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切花质量标准,本部分编写格式依据GB/T 1.1-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部分由海宁市农业经济局提出,本部分由海宁市农业经济局、海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国林、潘其昌、陆成松,非洲菊 第1部分 种 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洲菊种苗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本标准适用于一年生苗(以下简称苗),2 要求,2.1 种苗分为一级、二级、三级,2.2 苗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 1,级别 地径(cm) 叶片数(张) 根系 其他 一级 0.7 ≥6 完整新鲜 无病虫害 二级 ≥0.5 ≥5 完整新鲜 无病虫害 三级 ≥0.3 ≥3 完整新鲜 无病虫害 ,3 试验方法,3.1 地径,3.1.1 以苗茎与泥面相交处的苗直径处为检测点,用最小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和特制的卡尺进行测量,3.1.2 将被测的样品逐株实测,将数值统计到记录表中,3.2 叶片、根系、病虫害,用目测法,并将检测结果逐株予以记录,4 检验规则,4.1 组批,以相同自然条件、方法进行培育的同一苗圃、同一等级、同一天起苗的苗为一批,4.2 抽样方法,4.2.1 起苗后苗质量检测要在一个组批内进行,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按表2规则抽样,表 2,苗株数 检测株数 500~1000 50 1001~10000 100 10001~50000 250 50001~100000 350 50001~100000 500 500001以上 750 ,4.2.2 成批苗先抽样葙,再在每个样葙内各抽10株;不成葙苗木直接抽取样株,4.3 组批质量判定,判定时,样本苗有一项不合格就判为不合格。根据检验结果,计算出样本中的合格率与不合格率,不合格率≤10%,判该批为合格,不合格率>10%,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苗,作为降级处理或重新分级后检验,重新分级后按4.2.1条款规定进行抽样检验,4.4 合格证颁发,生产单位对检验合格的产品,应由本单位的质检部门核发合格证书,严禁不合格产品或低一级产品作高一级产品出圃销售,5 包装、标志、标签、运输,5.1 包装,外运苗,以穴盘和纸箱装,并保持根部湿润,5.2 标志 标签,每葙苗应挂有标签(可与合格证二合为一)。标签标明:品种、生产单位名称、等级、数量、批号、出圃日期、标准号等,5.3 运输,5.3.1 苗装车时,不能堆压过紧,堆放过高。防止发热,5.3.2 装车后及时启运,并采取防风、防晒、防淋措施,5.3.3 跨县调运的苗,在运输前应经过检疫并附检疫证书,6 育苗技术要求,6.1 组织培养,苗种应来自优株母本,利用非洲菊的基尖或花托,离体培养获得试管苗,再培养成大苗,6.2 分株繁殖,3-5月份,挑选健壮的非洲菊,用锋利刀具切割母株,分成几株根芽完整的种苗,种时切掉叶片的三分之一,剪掉老化变褐变黑根系和锈根,适当剪去根尖。此育苗法母本用大田里栽培过1-2年的非洲菊,苗种成本轻,第一年长得快,经济寿命短,较少采用,前 言,本部分为《非洲菊》的第2部分,本标准的其它部分为:,--第1部分:种苗,--第3部分:切花质量标准,本部分编写格式依据GB/T 1.1-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部分由海宁市农业经济局提出,本部分由海宁市农业经济局、海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国林、潘其昌、陆成松,非洲菊 第2部分 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洲菊定植、温度、湿度、剥叶与蔬蕾、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海宁地区非洲菊大棚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82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8321.1~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五),3 定植,3.1 定植前准备,3.1.1 园地选择,能灌易排,pH6.5~7,EC值1.0以下,3.1.2 土壤改良,对粘重土壤必须进行改良,掺入用泥炭、珍珠岩、树皮、锯末、稻壳、河沙或其他有机物,并使其与耕作层的土壤混匀。分高用水淋洗或离体基质栽培,3.1.3 基肥,非洲菊忌土壤高盐,通常不宜大量施用基肥。可在定植前用腐熟、干燥的家畜肥每667m2500kg混入栽培土中。因非洲菊四季开花不断,所以必须在整个生育期不断追肥,追肥的最佳模式为营养液滴灌。非洲菊的营养类型属于氮钾型,肥料可以复合肥为主。一般每隔10-15天左右施1次,标准大棚每次用量为10-15千克。追肥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配比,在开花前氮、磷、钾的比例为20:20:20,在开花期间则应使氮、磷、钾、钙、镁的比例保持在15:10:30:10:2。除了大量元素之外,微量元素也应定期供给。常用的灌溉方法是滴灌和浇灌,3.1.4 深翻,机耕深度为20cm左右,人工两次翻土,1次为10cm~15cm,2次为深度为20cm~25cm,3.1.5 土壤消毒,药物消毒:用敌克松800倍、溴化甲烷采用注入、灌入,用地膜覆盖一星期,并在定植前一星期揭膜通气等方法进……

……